信息详细内容

字号:   

拿什么启动中国经济“升级版”?

浏览次数: 日期:2013-04-07

中国由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阻力在哪?中国企业走出去瓶颈何在?企业家在推动改革上能否有所作为?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经济学家六问’”分论坛上,一场学、商前沿关于升级中国经济的思想交锋让论坛迅速升温。

与英国18世纪、美国19世纪的工业革命相比,中国工业革命在技术创新上稍逊一筹。中国自主创新的困难在哪里?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带来新制度经济学鼻祖、102岁的罗纳德·科斯教授的跨洋考题

海航董事长陈峰第一个接招。他从历史与现实、人才与文化多个角度阐释中国人有创新的基因,只要有好的创新机制和环境,一定能迎来伟大的创新时代

我手中这款手机,可以实测周围环境中的细微颗粒物含量,然后告诉手机主人,在此环境中生活一天相当于吸多少烟。远大集团总裁张跃推销起本公司的创新产品来。

中国人真正令自己骄傲的、像蒸汽机那样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发明创造很少。北大教授张维迎表示,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腾飞基本依靠的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创新。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德·菲尔普斯认为,近年中国在创新上呈上升态势,但政府和企业都应该更加鼓励培养创新精神。

企业家和专家在两点上有共识:一是中国科研经费逐年提高,给人感觉不差钱。但经费管理不合理,不少钱用在吃饭报销上了。二是在全球化时代,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不可避免地处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而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尽管张跃和陈峰充满自信地列举了自己公司海外发展和并购的优秀成绩单。中外专家表示,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寥寥无几,失败和教训比比皆是

陈峰认为,中国企业已站在一个从跟随到引领的新起点,只有练就内功和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保持长期健康发展。张亚勤把企业国际化比作新四化”——技术人才国际化、产品多样化、服务个性化、市场本土化。

一个问题一直纠缠着我。中国GDP增速降低到百分之七点几,是否仍然是一个很好的成绩?如果中国经济失速究竟会有什么后果?张亚勤又抛出问题。

菲尔普斯教授认为,如果中国经济增速持续走低会有不少负面效应。

中国的人均GDP依然很低,还有很多穷人要脱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要靠高GDP支撑。问题是现在改革没到位,市场经济有很多扭曲。所以要转变发展方式,既要GDP,也要青山绿水。春华资本集团董事长胡祖六说。

陈峰把改革比喻成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的博弈。

商学名流关注到新一届政府锐意改革,再深的水也要趟的决心。经济学家们呼吁企业家要有所担当,在改革与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